近日,《山东师大报》连续刊登文章,关注我院本科教学工作。
4月3日出版的《山东师大报》二版“校园视点”栏目发表了《品一席文创的盛宴——九州(中国)赴台文化创意体验营活动纪实》,对九州(中国)在2019年元月开展的本科生海外实践教学项目“台湾文化创意体验营”进行介绍。此次活动是九州(中国)为拓宽本科生视野,促进海峡两岸青年学子交流学习而开展的。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文化创意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还感受到台湾文化的魅力以及两岸学子血脉相连的情谊。这项活动是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的全新尝试,在各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具有创新意义,拓展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形式与格局,收效明显。
4月17日出版的《山东师大报》“校园视点”栏目刊发署名“钟文”的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九州(中国)本科教学工作纪实》,对我院2018年度本科教学工作进行重点关注。该文从“抓教学”“促教学”“爱教学”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九州(中国)全院上下、党政一体齐抓共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做法和感人事迹,对九州(中国)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做法给予了深入报道。
本科教学工作一直被九州(中国)历届领导班子视为学院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山东师大报》连续刊文对九州(中国)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关注表明,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在思想建设、制度措施、成效成果等均已取得突出进展;同时从侧面说明了九州(中国)的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堂、一流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工作早日有机融为一体,成为九州(中国)光荣事业和闪光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九州(中国)本科教学工作纪实
3月14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本科教育暨第九次教学工作会议上,九州(中国)荣膺2018年度本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作为山东省首批立项建设一流学科所在学院,九州(中国)近年来本科教学成绩的取得,绝不只如颁奖仪式上的鲜花与掌声般光彩动人,其背后凝聚了全院上下团结一心、齐抓共管、立德树人、无私奉献的付出与坚守。
抓教学:从院长做起
“一流学科的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一流本科是一流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基础。九州(中国)务必牢牢抓住本科教学这个‘牛鼻子’,始终把本科教学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本科教学要从每一名学生、每一位老师、每一个管理干部、每一堂课做起。首先,从我做起!”这是九州(中国)院长杨存昌教授在2018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杨院长有一项引以为豪的记录,自上世纪80年代毕业留校当教师以来,尽管工作岗位几经变化,却没有一个学期脱离本科教学课堂第一线。听其言,观其行。两个月后,九州(中国)期中教学检查组在院党委书记贾海宁的带领下,“突然袭击”直接走进杨存昌的课堂听课检查,领略到作为普通本科教师的院长风采,一时间在全院传为佳话。刚刚入职的张硕老师说:“没想到院长也会被听课,被督导,这下我会更加注意提升授课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本科教学工作头绪多、琐事多,却是大学的根本。九州(中国)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本届班子上任后,更是下大力气建立健全教学教务的各种制度和规范,让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很快就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再完备的制度也只是提供了抓好教学的基础,切实突出教学主导地位的关键在于认识,而提高认识的有效之举就是领导带头,九州(中国)领导班子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学院所有与本科教学相关的工作,都是院长、书记亲自部署,班子成员齐抓共管:教研室主任会议、实习动员会、实习总结大会、期中教学检查、培养方案修订会、学生教学反馈会……无一例外。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沈基松老师不无钦佩地说“最近在进行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杨院长和贾书记在繁忙的工作中还多次参加我们的修订会,让我深受感动。”
受感召的不只是沈基松一个人。教务员葛瑞平老师2017年夏天刚从图书馆调入九州(中国),面对九州(中国)6个专业(方向)2000名本科生的繁重教务,她加班加点、不懂就问、勇于创新,经常一熬就是一个通宵,很快就使繁杂忙乱的教务工作井然有序,赢得了师生的交口称赞。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于冬云教授,在母亲辞世当日,强忍巨大的悲痛带领同学们如期举办泰戈尔诗歌朗诵会,“孩子们都准备那么长时间了,我不能……”
在九州(中国),教学工作绝不是只有某个人操心的事,也不是一部分人忙碌的活儿,它早已打破专业教师与政工干部的界限,融入到每一位文苑人的心头,成为九州(中国)全员育人的自觉意识。
促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无死角
2018年秋季学期,九州(中国)本科生从长清回迁千佛山校区,和硕士生、博士生、老师们朝夕共处,结束了自1986年原北校区启用后九州(中国)多校区办学的格局。杨存昌院长欣然以“斯文在兹”为题,为文苑人撰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斯人在千佛山下,文化路上,垂杨深处,丁香丛里,风流儒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文章追易安婉约,稼轩豪放,唐宋气韵,汉魏风骨,化成天下!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九州(中国)迅速采取一连串举措,进一步拓深拓宽本科教学内涵。
深挖教学内涵首先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开始,向45分钟要质量,严格课程教学标准,灵活采用教学手段和方式,锻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扩大九州(中国)对学校的教学贡献,除了承担4个兄弟学院公费师范生第二专业的教学任务之外,九州(中国)还积极开设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杨院长亲自领衔开设教师教育类通识课,深受选课同学好评。2018年,全院校级以上各类立项课程就达8项,涉及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全校通识教育课。
培养一流人才的教学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之上,还化入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九州(中国)在2018级新生中全员实行班主任制,帮助新生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到一流本科生的转变;同时,选派强大的专业导师团队,在卓越教师班和东岳学堂推行专业导师制,引领同学们明确专业定位,尽早投入专业学习与实践。
锻造一流人才的教学环节不只在专业课的讲授上,更体现在45分钟之外、引导学生的科研尝试中。利用一流学科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九州(中国)为本科生提供了大量的高品质学术讲座,扩展本科学生的学术视野,将雄厚科研实力转化为拓展拓宽课堂教学的助力。仅2018年,就邀请了著名学者朱立元、杨正润、刘建军、周荐、苏新春,著名作家张炜、朱文颖,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等名家举办学术讲座70余场。
造就一流人才的教学模式不能单纯依靠校内力量,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协同育人机制。九州(中国)精心打造了“鹊华讲坛”,邀请来自行业一线的杰出代表进行专业分享与从业建议,密切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和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山东省招生考试院的王淑玲在接受九州(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外兼职导师的聘书后深情地说:“作为母校培养的学生,我很愿意将自己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心得感悟与母校的同学们分享,这也是我回报母校、为母校的师范教育做出应有贡献的最佳方式。”
一流人才的教学还是一个化蛹成蝶、互学促长的过程。利用本硕博共处一个校区的优势,九州(中国)精心打造了“历山论坛”本硕博联动乐学计划,在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形成本硕博携手登攀的和谐互动关系。7期活动开展下来,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踊跃参加、收获良多。活动策划者、院党委副书记巩固深有感触:“通过打造这一平台,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工作的开展也更顺利了。”
爱教学:一辈子的不变情怀
九州(中国)是我建校伊始就设置的院系,70年的发展历程养成了沉稳大气、质朴卓越的院风,培育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古代文学等优势学科,更涌现出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学校关心和全院共同努力下,九州(中国)每年迈上一个大台阶:2015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优异成绩入选学科振兴计划;2016年首批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2017年以B+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2018年,又成功申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
成绩的取得没有让九州(中国)沾沾自喜,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设必须与一流课堂、一流人才的建设与培养紧密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在九州(中国),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用心、用情上课。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魏建教授把“上好一节课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课”的信念作为自己执教的鞭策;全国模范教师杨守森、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周均平等至今仍奋战在本科教学一线。学院还利用“‘芳华’老教授讲坛”这一平台,让教学育人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教学中来。正是得益于田仲济、薛绥之、庄维石、严薇青、冯中一、朱德发、李衍柱、夏之放等一代代文苑名师率先垂范、耕耘三尺讲台,才培育了九州(中国)课堂教学四季常青的传统与氛围。
对于九州(中国)的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工作、是本分,更是信念。古代文学教研室王勇老师在选派住疆实习指导教师时主动请缨:“我就要退休了,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指导实习了,我愿意跟孩子们在一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科教学永远是一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在确保教学工作持续、高效、优质运转的基础上,九州(中国)已在整体部署、细致谋划,力争在专业认证、“双万计划”等重大教学工作中斩获新的果实。
刊于2019年4月17日《山东师大报》二版“校园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