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14时,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副主编张冰教授做客九州注册,九州(中国)崇文大讲堂,于3141会议室带来题为《俄罗斯文论中的中国文学问题》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于冬云教授主持,南开大学九州注册,九州(中国)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岚老师,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春茹老师,青岛大学副教授王薇老师,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张磊老师,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杨黎红老师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同学共同与会聆听交流。
首先,张冰教授梳理了19世纪以来俄国的理论学派发展的大致历程,按照新旧语体之争、“自然派”的胜利、神话学派、文化历史学派、比较历史学派进行介绍,并认为俄国文艺学家们坚持实证的科学精神,通过深入材料的方式,在各个方面进行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与考据论证,并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学在统一的世界文学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探索其中的实质性、规律性以及不同的因果关系。
接下来,张冰教授介绍了研究民间文艺学故事形态的学者普罗普对于体裁的重视,随后以俄国形式主义为基础,介绍了俄国形式主义研究中的三位重要学者,分别是什克罗夫斯基、托马斯舍夫斯基和蒂尼亚诺夫,以及三位学者关于文学体裁的研究。
接着,张冰教授主要介绍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对体裁诗学视野中故事文本结构问题的研究,张冰教授对学者李福清的生平事迹进行详细梳理,认为李福清秉承着体裁诗学的结构,将视角投向易被忽视的文本结构,从体裁形式入手对中国民间文学进行研究。随后,张冰教授详细介绍了李福清运用了普罗普的体裁诗学观,并以俄罗斯学者的学术理念和视角,对中国的孟姜女传说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宝卷中的孟姜女故事。孟姜女的故事在弹词、宝卷、弟子书、鼓词等体裁中都存在,例如宝卷中的孟姜女故事表达了孝顺的思想,而戏曲中孟姜女到长城的经历比传说中更加详细丰富,用各种唱腔表达了人物感情。张冰教授还对李福清关于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一,中国民歌体裁抒情性强,内容平实,题材为大众喜闻乐见。第二,戏曲有别于民歌和神话,它情节完整,故事有历史色彩。第三,说唱文学体裁因为涉及曲调和演唱者的风格问题,所以研究较难,但说唱文学仍具有共同点,例如人物外貌和活动场景的精细描写和说唱的戏剧性。第四,宝卷最初作为佛教教义出现,它与佛教的关系反映在主题和人物上,宝卷故事可能彻底颠覆人物正反主人公关系。
最后,张冰教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认为普罗普借助体裁诗学理论,对研究故事题材的类同性问题和故事体裁情节结构性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李福清则是在普罗普研究的基础上,面向中国传说故事,探讨同一故事在不同体裁结构中的不同的形态、规律、发展演变,揭示出中国民间故事文本独有的结构特质和不同体裁的特征含义。李福清对孟姜女故事的文本进行专门研究,不仅梳理了孟姜女故事传说的形成史和发展史,揭示其发展规律、发展轨迹和规律特点,同时,其研究中的诗学体裁视角、历史诗学意识和历史类比方法都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交流环节,曹春茹教授认为,张冰教授对中国的孟姜女故事在俄罗斯译介、传播和变异情况的研究为她今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朝鲜半岛文学关系带来新的启发。王薇老师认为,世界文学中的故事谱系考察是跨文化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研究进路。
最后,于冬云教授对张冰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她指出,张冰教授的报告将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理论与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译介、传播及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相结合,从变异学的研究进路考察俄罗斯文论中的中国问题,为中国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开启新视野。报告在现场师生的强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介绍:
张冰,《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主任。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外国文艺理论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目前担任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重点项目,国内外发表论(译)文(著)100余篇(种)。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汉学与翻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
撰稿:杨黎红
初审:于冬云
复审:李 慧
终审:贾振勇